作者:韦正业
(广西南宁制糖造纸厂)
锅炉房的设备润滑是指引风机、鼓风机、球磨机、排粉风机、给水泵等转动设备的润滑。他们是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,是锅炉房内的关键设备。把锅炉房的润滑设备管理工作做好,将减少整个企业的开停机费用,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维修资金,节省设备维修的人力和物力。因此,对增加产值,稳定产品质量,延长设备的寿命,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由于在锅炉房内,这些转动设备,大多数是单机运行。因此锅炉设备,被称为一个工厂的“心脏”。假如一个电厂的引风机,一旦出现轴承烧毁故障,整台发电机组将被迫停机,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,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都有很大的影响。本文就是针对上述设备的润滑故障进行分析,并提出维护办法和对策。
锅炉设备的润滑故障,往往都是高速转动中的轴承,由于缺少润滑油而引起的。缺油的原因很多,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1 责任心不强,引起轴承烧毁
表现为:值班时,不认真进行设备的巡回检查;思想上麻痹大意,不及时对设备进行加油,Z后导致润滑故障的发生。如:有一台20号引风机,特定安排了专职加油工,负责设备的运行维护。当班人员接班后,既不检查设备,又不对设备进行加油,存在侥幸心理:认为上一班不出事,轮到自己当班时,当然也不会出事。反而嫌风机房内,噪声太大,离岗外出,Z后引起轴承缺油而烧毁,造成全厂停产的重大事故,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,缺少润滑油的轴承,仅需5min,就会被烧毁。对于此种情况,工厂里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制度,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,明确岗位人员的责任范围和检查内容。另外还要完善轴承温度的监测系统,把监测点的温度引到操作室内,进行集中监控。同时改进岗位工的工作环境,使其安心工作,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。
责任心不强的另一种表现为:当轴温越限报警时,有些岗位工反而认为是仪表显示不准确,而懒于到现场进行检查和采取应急措施,Z终导致轴承烧毁。曾有一台鼓风机的轴温,瞬间由正常温度升到150℃时,有人曾提醒操作工,并吩咐其到现场检查。他却说:“这是仪表测温不准确引起的。”话声刚落,轴承就已被烧毁了。在设备运行中,如果用怀疑仪表显示不准确的观点,来推托对设备的检查,这种做法的后果是非常错误的。须知出了事故,Z终责任还是由操作者本人负责。假如你是操作工,在仪表已经报警,且不能确定其准确性时,Z好的方法就是亲自到现场去,用手触摸探温、加油,再确定热电阻是否准确。Z简单的判别方法,就是用水银温度计,插入测量孔内,在现场直接观察,就可以对比出仪表显示参数的准确性,排出错误的判断。
2 虚假油位引起轴承烧毁
运行人员在检查油位时,都是根据轴承箱(座)上的油位镜来检查油位的。由于油位有时是假的,运行人员难以判断轴承座内是否有油,结果造成轴承缺少润滑油而烧毁。曾经有一台鼓风机,多次发生轴承烧毁事故。经过检查:原来是风机在制造时,把油位镜的位置加工低了,人为地造成了假油位。Z高油位线的油,刚好接触到轴承Z低滚珠的底部,稍有漏油,轴承在转动中,定会发生缺油故障。
对于这种情况,在新设备安装时,一定要核对油位的准确性。在装好轴承的机座内,灌满水,就很容易确定Z高和Z低油位线。上油位线的油,一定要浸到轴承Z低滚珠的顶部(以轴颈不漏油为准);下油位线的油,一定要浸到轴承Z低滚珠的三分之一处。油位线在视镜上,一定要刻划清楚。用引出管导出的油位计,其顶部一定要开有和大气相通的排气孔以平衡油位计内部的气压,防止假油位的发生。必要时,可在轴承箱内的主轴上,挂上两个搅油圈,搅动油箱内的润滑油,飞溅去润滑轴承,减少事故的发生。
3 环境和测温孔引起轴承烧毁
由于锅炉房内,环境较差。久而久之,在运转设备上就会积有不少粉尘。有些粉尘,恰好落到轴承的测温孔内,造成测孔堵塞,引起轴承温度测量数值的不准确,失去监测作用。有时是轴承座设计的测温孔和所选用的测温元件外形尺寸不相符,也会造成测量数值的不准确。如:某锅炉房,有一段时间内,经常出现轴承烧毁的故障,而轴承温度的检测系统却不发出越限声光报警信号。后经过检查,原来是测温孔内存在上述两种设备隐患。安装热电阻时,没有把测孔内的杂物清理干净,在热电阻与轴承壳之间有一层粉尘存在,阻碍了轴承壳温度向热电阻的传递,根本测不到真实的轴承壳外表温度。而有些测温孔内有阶梯式的内螺纹结构,上半段有螺纹,孔径稍大,下半段是直身通孔,孔径较小。当选用的热电阻杆径,仅仅能插入测孔深度的一半时,就形成悬空,根本不和轴承的外壳相接触。因此,所测量的温度,也就不会是轴承外壳的真实温度,而是仅比室温高2~3℃的数值。
对于上述情况,设备在运行中,要定期对测孔的清洁度进行检查,做好防尘处理。在巡回检查时,一定要亲自用手去触摸设备。对有台阶的测孔,应选用杆径较小的热电阻,直到热电阻的测温端能和轴承外壳有接触为止。
轴承的冷却水温度和测点位置,也是引起轴承烧毁,不可忽视的因素。有一台钢球磨煤机,在运行中,曾数次发生大轴瓦被烧的事故,每次的Z高温度都不超过生产厂家规定“大瓦温度不应大于50℃”的限定值。为什么温度测点会失去监测功能呢?原因是:(1)使用的冷却水源是深井水,而厂家的温度限值是按地表水的水温设定的,两者至少相差了4~6℃。冷却水源的温度降低了,大轴瓦的温度限定值也应该降低。(2)测温点位置不对,不应安装在进水侧。在正常运转时,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变化不大(不超过1℃)。但是,在异常情况下,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相差较大,因此,测温点的位置不同,测出的温度也不大相同。
改进的办法是:首先应将温度测点安装在冷却水的出水侧,以提高温度测点的准确性;其次应当限定温度测点的合理报警值和Z高值。
4 漏油引起轴承烧毁
锅炉的转动设备,由于动静部位相互摩擦,久而久之,轴颈处的密封油毡就会硬化,失去密封作用。而漏油过多,处理不当时,也会造成轴承缺油而烧毁。加油过多时,又漏得满地都是油。有一台设备,是采用喷淋式油润滑,在运行中,经常从轴颈往外漏油,影响了环境的清洁卫生。运行工为了减少漏油,竟把喷淋油嘴的供油阀门关小了。认为这样做,就能减少润滑油的泄漏。由于主轴承用来润滑的油量减少了,在转动面之间,形成不了油膜,Z后造成轴承烧毁的严重事故。这一教训是深刻的,原因是由漏油引起的,从中也暴露了设备管理上的一些问题:(1)操作人员不熟悉设备,盲目关小润滑油的供油阀,使连锁失去作用。(2)设备的回油管路阻力过大,造成回油不畅而漏油。(3)轴温监测系统不发出报警信号。事后采取的措施是:加强对操作工的岗位培训,熟悉设备的性能;把润滑油的喷嘴孔径加大,降低回油管路的阻力,利于回油;Z后把巡回测点式的多点温度显示仪表,全部改为单一显示的独立仪表,做到每个轴承的温度,都有一个数据在操作盘上显示,方便监视,减少故障发生的机会。
对于经常漏油的轴承座,则可以通过改进轴承的润滑方法来解决。可以像电动机的润滑方式一样,用二硫化钼来润滑风机的轴承。用脂润滑来代替油润滑,漏油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。油脂在轴承座内,应充满其内部50%的空间左右,润滑效果比用油润滑还好。但要经常检查油脂的充满情况;另外冷却水的流量,对轴承温度的控制,也不可忽视。
总之,锅炉房的设备润滑管理,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,也是进行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如果一个企业内的转动设备,频繁发生润滑故障,它将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,其经济效益将会受到严重影响。设备有转动,就会有摩擦。维护好转动设备的润滑管理,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。保持良好的设备润滑状态,是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。本文的目的,就是总结经验,吸取教训,推广良策,以减少润滑故障的发生。
来源:《宁夏机械》 2005年02期